12月1日清晨,天還沒有大亮,受霧霾影響,西安北郊的天灰蒙蒙的,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空氣格外寒冷,但由陜建三建集團承建的西安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項目建設工地上燈火通明,塔吊、吊車、材料運輸車輛穿行在繁忙的施工道路上,施工人員緊張有序的在工作面作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負責施工的三建集團二公司的各部門職工、項目管理人員和各類施工作業人員千余人匯聚在這里,為全國三大骨科中心之一,被譽為西北地區骨科航母的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項目施工建設努力拼搏。

西安市紅會醫院高鐵新城院區項目位于西安市經開區文景山公園東側,一期總建筑面積28.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6.7萬平方米,地下12.1萬平方米,陜建三建集團承建地下7.2萬平方米,地上8.8萬平方米,總施工面積16萬余平方米。項目建設規模大、技術難度高、工期時間緊,自9月底進場以來,二公司全力以赴,將管理公司辦公點搬到了項目部,把指揮部搬到了施工現場,將黨支部建立在施工一線,二公司全體員工團結一致、攻堅克難,在國慶節假期內,5天時間完成了7臺塔吊安裝、調試、驗收,先后完成了臨建施工、文明工地布置、地基基礎處理等工作。自10月23日第一塊基礎筏板澆筑開始至今,完成筏板砼澆筑32970平方米,完成地下室施工19965平方米,累計完成施工產值約2.09億元。
在二公司經理張楊帶領下,班子成員下沉一線,項目團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在外界看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攻克了一道又一道全新的施工難題,醫院方、建設方、設計院對陜建人高度認可,由衷的豎起大拇指。
施工作業面一次開挖、全面同步施工,現場材料進場運輸、調運組織協調是最大的考驗。項目部召開項目管理策劃會議10余次,多方提問交流,提出多種方案反復論證,確定出最適合、最高效的項目管理思路,打造了一環兩口三縱的施工布局,混凝土道路、鋼板道路相結合的施工通道,極大降低了材料運輸組織協調的壓力,施工道路最大限度的考慮永臨結合,極大地推進了施工進展高效有序開展。
在項目建設施工管理策劃實施的同時,技術質量策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醫院項目專項設備、管線種類多、綜合排布難度大,各專業交叉施工重疊,技術質量管理尤為重要。為此,二公司在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力量的同時,積極聯系集團技術質量部、BIM技術中心,借助集團技術優勢資源彌補二公司技術薄弱點。集團公司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和二公司技術質量部聯合成立技術質量管理部,下設BIM組、設計組、技術方案組、現場技術組,協同作戰,共同解決項目建設突出的技術質量問題,先后完成了臨建BIM建模并實施,地下室綜合管線BIM建模,組織專家論證兩次,每周召開設計協調會,召開重大方案交底會10余次,做到策劃先行、樣本引領,確保一次成活、一次成優。
紅會醫院項目管理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項目團隊團結一致,克服萬難,奮勇爭先,施工現場忙碌的背影后面,是不愿讓他人看見的淚水。項目生產經理惠鑫,一個年輕的90后小伙,第一次負責這么大體量項目的施工生產,他沒有畏懼,更沒有退縮,項目開工的第一天,他安頓好不滿周歲的孩子,第一個來到工地報到,每天忙碌在施工現場,只有在晚上回到辦公室的時候才能和家人視頻聊天。北區生產總工長劉池,一個略顯黑瘦的小伙,孩子不滿半周歲,在接到二公司調動通知的第二天就來到項目報到,他所負責的施工區域,開工是最早的,難度、體量也是最大的,領導每每關切問道他,他總是嘿嘿一笑說道“我媳婦也是陜建人,她能理解”。測量員李明,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由于各工序平行作業,測量任務異常緊張,經常會出現下午砼剛打完,第二天早上6點就開始搭設腳手架,塔吊上的照明燈見證了他深夜一兩點測量放線的身影......
目前,項目部正在全力強攻實現12月底全面出正負零的關鍵節點目標,為地上施工第二次沖鋒號的吹響做全面準備。項目部全體員工團結奮進擰成一股繩,斗志昂揚干勁足,將陜建理念、陜建形象、陜建精神傳播在施工一線,展現在施工現場。“善建智行,馭品無疆”,后面的任務將更加艱巨,他們有信心有力量去迎接更大的挑戰,克服更大的困難,創造更大的成績,用實際行動為集團七十周年作出新的貢獻。

|